流经缅甸北部山区的雾露河流域,是缅甸最集中的翡翠矿区。由于受军队控制,这个地区曾一度披着一件神秘的外衣。这里提供了世界95%的玉器产量。
夜晚的帕敢场口△
雾露河是缅甸北部的一条河流,当地人称之为“乌鱼河”。根据史料记载,这一代在明万里时期隶属于位于云南省德宏的永昌府。
雾露河流域由北至南只有240公里长,但该盆地以其丰富的原生翡翠矿床而闻名于世。它们分布在雾露河流域第四纪和第三纪的砾石级翡翠矿床中。
除了翡翠矿物外,还有白色和绿色透辉石、角闪石、氖、钠长石等具有玻璃光泽的矿物,以及宝石级绿色翡翠。
自明代发现翡翠原生矿以来,缅甸凭借雾露河流域成为世界上翡翠最多的国家,雾露河翡翠也确立了缅甸在世界上第二高的珠宝级翡翠生产地位。
这里的玉矿区已经开采了六百多年。随着无数有实力的珠宝公司的进入,帕敢矿区的玉石开采早已机械化。每个入口都有十几台大型挖掘机。在旱季,每天24小时,开采速度惊人。
多年来,缅甸北部雾露河流域盛产绿翡翠的山脉被神秘面纱遮住了,因为它们被传说、遥远、财富、狂野、危险等等包裹着。再加上缅甸政府禁止外国人进入该地区,使这一地区变得越来越诱人。
为了避免玉石作为废砾石倾倒,挖掘机必须经过调水、冲洗、特殊检查和其他程序后,将挖掘出的土壤和石头运出河中。
河床之下的原石岩壁△
由于大部分翡翠原生矿石分布在河道下,宽阔的雾露河道已成为玉石开采的入口处,其中一些已被开发到古河床。
通常是采矿工人先把水从河里排出来,然后从旁边挖洞,然后在河床下行军。有时挖掘机不能使用,由工人通过巷道进入开采面,用电钻直接开采。在翡翠集中的地方,岩壁镶嵌着绿色的玉石。
缅甸有一个传说,因为大多数缅甸人信仰佛教,佛陀非常高兴,所以他在这里送上祝福。
当他播种时,他把许多红宝石、蓝宝石、翡翠和其他矿物埋在缅甸的地下。其中,最珍贵的红宝石是“鸽血红”,最大的宝石是翡翠,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
由于玉石首饰价值高、需求量大,刺激了缅甸矿产资源的开发,滇西南老百姓蜂拥而至,掀起了持续几个世纪的“采矿热”。
美国人布西在《东南亚的中国人》一书中写道:中国大批开采玉石和宝石的技术工人到缅甸,使缅甸的玉石和宝石产量大增,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的中国古庙的石碑上,还刻有5000个中国玉石商人和采玉工人的名字。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从勐拱到玉器市场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食物和玉石由人背和马运来运去。
马背不动的大玉石就由大象拉。如果大象也拉不动,就用锤砸火烧的方法解开,然后拉出来,这一过程需要几十天。
玉石矿区主要集中在东经96度至97度、北纬25度至26度。该地区位于密支那北部与实皆省交界一带,面积约250平方公里。
在雾露河流域两侧的古河床和河床阶地中,沉积有粘土、砂、砾石层,厚度一般为25-30米,最深探井125米,是次生翡翠砾石的主要生产层。有很多场口(坑、洞、矿、采石场可以挖翡翠毛料,当地称之为场口)。
如今,为了节省时间,一些翡翠矿直接用挖掘机从河的上游开采,因此有些翡翠矿的挖掘像刀削一样整齐。
顶部为腐殖质土层,底部为褐红色砾石层、灰黑色砾石层和黑色砾石层,底部为翡翠原石。由于翡翠层和砾石层结合紧密,用挖掘机开采前必须进行钻爆。
据悉,在玉石开采的早期,人们主要在易见的河床和山溪中寻找,然后开发到河边进行挖掘。当水下和资源容易找到、便于开采的河滨几乎开采完,就会向周围山区发展。
从明、清到1950年滇西南解放,每年有近1.2万中国人来到缅甸西北部挖玉石。当地有句俗语:“穷走夷方急走场。” 夷方指的是缅甸克钦邦的山区,那里出产翡翠。
如今,缅甸玉石分为老场和新场。老场位于克钦邦的勐拱以西,雾露江上游,沿河有100多里玉矿。帕敢、麻蒙、龙肯、会卡、南水河、木那、育马等属老场范围。
老场生产的玉石,包在一层沙壳里,玉的颜色和水一般都不露出来。老场的玉也叫老坑玉。
新坑玉于19世纪末被发现。它位于昔山区。龙肯西北出产的所有玉石都是新场玉。玉的水色比老坑玉稍嫩,采来的玉全是明货,不像老坑玉难辨认。
新坑玉产在雾露河外,华侨称它为外龙塘。过去,他们大多居住在缅甸和克钦族。建了马站和旅馆,成为往来场口的枢纽。
虽然帕敢属于克钦邦领土(克钦族在中国被称为景颇族),但由于地下矿产资源已被缅甸政府收归国有,所以帕敢矿区仍由政府管辖。
在巨大的帕敢基场口,大山已被劈开,河流也被分流,洞口的工作面高达数万平方米,开挖的垂直深度已达70或80米,经过隆隆爆破后,十几台巨型挖掘机和20多辆重型翻斗车同时将碎石运出入口处,现场十分壮观。
玉矿是风险和暴利互存的行业△
在玉石场,从来没有人计算过,多少吨废土砾石才能得到几公斤玉石。即使计算出来,这公斤玉石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好的可以买几个矿,差的可能一分钱不值。
某一地点投资采矿过去依靠经验,但现在取决于地质勘探人员。但尽管如此,由于翡翠质地的巨大差异,投资风险仍然没有减弱。
在“山变峡谷,峡谷又变山”的矿区,大型矿业公司每年要支付数千万元的费用来寻找和倾倒废料。不过,越来越多的珠宝公司驻扎在这里开采原矿。
根据相关地质数据和相关专家调查,除了以雾露河流域以帕敢市为中心的250平方公里外,翡翠矿区还可能向南延伸到因道支湖地区,向北延伸到葡萄甚至更远的地方。这些丰富的翡翠矿物是最吸引投资者的地方。
但那些开采翡翠的人都知道,玉器生意兴衰起伏不定,因此,在帕敢矿区的玉场,大老板和采矿工人都相信,人和玉都要有靠运气才能挖掘出好玉,所谓的“玉石天命”。
这里有无数的玉器商人,他们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此外,在失败大于成功的游戏中,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淘宝人和下岗矿工以及不同种族的人聚集在帕敢市的每一个角落,或穿梭于不同的矿区之间,带着老茧和裂口的双手,捡起废石坡上的碎玉,隐藏在不同颜色中的微小晶体使他们渴望财富。